English

从歼击机摇篮到现代工业“百花园”

1999-10-12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苗家生 本报通讯员 李常三 我有话说

在我国工业名城沈阳的北郊,镶嵌着中国航空工业的一颗璀璨明珠——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她是新中国建立最早的航空企业之一,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在这里诞生,第一架自行设计的高空高速歼击机从这里飞上蓝天。自50年代创建以来,沈飞先后研制生产了二十几个机种、数千架飞机,为发展新中国的航空工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歼击机的摇篮”。

金秋9月的一天,我们来到沈飞采访。踏进公司大门,映入眼帘的是耸立在广场上的一架新型歼击机的巨大模型。从50年代的“歼5”,到具有九十年代先进水平的高空高速歼击机,沈飞伴随着新中国发展的历程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

50年代初,为了建立一支强大的空军,捍卫祖国神圣的领空,国家决定成立航空工业局,并于1951年6月将空军所属的东北修理总厂第五厂改为沈阳飞机制造厂。为了早日制造出自己的喷气式飞机,全厂职工万众一心投入紧张的试制工作。曾参加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试制工作的退休干部曹向忱回忆这段往事时仍然兴奋不已。他告诉我们,所有参加这项工作的干部、工人都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和自豪感:新中国能造飞机了!大家不分白天黑夜地干,放下饭碗就到工作台上,谁也顾不上休息。

1956年7月19日,中国制造的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5飞机在沈阳飞机制造厂诞生了,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喷气式歼击机的历史。今年71岁的离休干部刘奋当时担任试飞站的机械班长,他向我们讲述了那难忘的情景。飞机试飞前他和其他地面维护人员一直在机场,一遍一遍地进行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试飞万无一失。7月19日那天清晨,天空格外晴朗。试飞员吴克明跨进座舱后,大家都屏住了呼吸,心情既激动又紧张。只见高速的喷气流吼叫着,大地也随之颤抖。飞机缓缓滑行到起飞跑道上,做滑行试验。接着,发动机开始加速,飞机像一支离弦的箭,直插蓝天。试飞成功了,这一成就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跨进了喷气技术时代。9月10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来贺电,祝贺歼5飞机试制成功。毛泽东同志闻讯非常高兴,他在《论十大关系》中写道:“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我们不晓得造飞机,造汽车,现在开始能造了。”当年国庆节,沈飞生产的4架歼5飞机英姿勃勃列队飞过天安门上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继歼5试制成功之后,沈飞又于五六十年代先后试制成功了我国第一架亚音速歼击教练机——歼教Ⅰ飞机,第一架超音速歼击机——歼6飞机,第一架双倍音速歼击机——歼7飞机,第一架自行设计研制的高空高速歼击机——歼8飞机和第一枚地对空导弹——红旗一号导弹。

改革开放使沈飞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79年6月,沈阳飞机制造厂和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正式结合,从此,一个科研和生产相结合的大型歼击机制造企业——沈阳飞机制造公司诞生了。1981年4月24日,歼8全天候飞机——歼8Ⅰ型飞机首飞成功。3年后,沈飞又为中国航空工业掀开了光辉的一页,该公司自行设计、制造的高空高速歼8Ⅱ型飞机首次搏击长空。这一成就创造了中国航空史上新机研制周期最短、质量最好的新纪录。在沈飞采访时,我们在总装厂看到了被誉为“空中美男子”的歼8ⅡM型飞机。这是沈飞近几年取得的一项重大成果,第一架飞机于1996年3月31日翱翔蓝天,当年在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作为航展的热点机种进行了精彩的飞行表演,引起了世人的瞩目。1997年4月,歼8ⅡM型飞机在香港举办的’97中国航空工业成就展上再展英姿,引起轰动。

沈飞董事长兼总经理许焕刚告诉我们,如今的沈飞不仅仅是“中国歼击机的摇篮”,已发展成为中国现代工业产品的“百花园”。1984年沈飞率先在我国航空工业系统大胆迈出改革步伐,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军民结合”之路。现在,沈飞的产品结构已经形成天上飞的(飞机)、地上跑的(大客车、轻型越野车)、水上游的(气垫船)并举的崭新格局。非航空产品每年的销售收入与航空产品相比,已有“半壁河山”之势,达到了军民结合型企业的标准。沈飞还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等8个国家的13家著名飞机制造公司开展了民用飞机零部件转包生产业务,合同总成交额达5亿多美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